EICC 驗證審計流程 (VAP)
VAP 操作手冊
修訂版 5.0.1 – 2015 年 1 月
10.3.2.2 糾正行動計劃 (CAP) 第 2 步 - 立即采取遏制行動
針對為每一個發(fā)現識別的每一個根本原因,需要提交下列項目。

“描述為了立即減少威脅或降低風險而將采取的行動”:此部分要求受審計方描述為
最小化不符事項風險而采取的臨時行動。描述需要包括至少下列組成部分:
- 采取的行動;
- 傳達,使管理層、主管和工人了解這些行動;及
- 行動的檢查項目,以確保它們的持續(xù)實施和效果,直至實施永久體系糾正行動。
? 承擔責任的所有人:在受審計方現場的責任人,從而確保立即并從整體上有效
采取遏制行動。
? 目標完成日期:初次實施“描述為了立即減少威脅或降低風險而將采取的行動”
下列出的所有項目的完成日期。 自收到 VAR 終稿后的 3 周內。
? 進度(按時/延遲):列為
- “按時”:按時或完全實施或
- “延遲”:實施延遲 。 如果“延遲”,則需要在備注中列出需要采取的額外行
動,即如何在時間表“目標完成日期”內糾正實施。
? 實際結束日期:成功實施“描述為了立即減少威脅或降低風險而將采取的行動”
下列出的所有項目的實際日期。 需要提供 PDF 或 JPEG 格式的證明以供 APM 做
決定。
10.3.2.3 糾正行動計劃 (CAP) 第 3 步 - 糾正行動
針對為每一個發(fā)現識別的每一個根本原因,需要提交下列項目。

? “描述行動計劃 - 應包含下列詳細信息...”此部分需要下列信息:
1.政策/程序更改:描述將對公司政策/程序所做更改的詳細信息。包括當前文檔
的參考編號和簽發(fā)日期。更新政策應至少應包括:
? “最低要求 – 文檔查看”下列出的所有項目(參閱第 12 節(jié)以了解有關
符合性聲明);或
? (或參考)在實施更新政策后使用的內部檢查/驗證方法。
2. 溝通/培訓:描述溝通和培訓計劃的詳細信息,以確保工廠內活動的所有人了
解和知悉更新的政策和程序。這些行動需要確保所有受審計方員工能夠有效實施
和遵守更新政策/程序并至少包含下列下列內容:
? 向下列各方傳達詳細信息和媒介(會議、公告欄、郵件、博客):
1. 管理層
2. 員工
3. 直接和間接工人
4. 現場承包商/供應商
5. 其他受影響的小組
? 向下列各方提供培訓:
1. 管理層
2. 主管
3. 工人
4. 其他受影響的小組
5. 就職或新員工培訓
3. 活動和影響的衡量:描述指標/衡量,這將用于監(jiān)控和確保實施更新政策/程序
及其溝通和培訓有效。衡量應基于影響和活動(例如,培訓的次數 = 活動、意識
或發(fā)生的減少 = 影響)。
4. 每個不符事項發(fā)現需要至少 3 個活動指標和 3 個影響指標。
? 承擔責任的所有人:在受審計方現場的責任人,從而確保從整體上有效采取
糾正行動
? 目標完成日期:實施“描述行動計劃 - 應包含下列詳細信息”下列出的各項目的完成日
期。 如果向 APM 提交了供審批的合理性說明,日期可能超出“ 完成糾正行動的時間
表” (第 10.4 節(jié))中的時間。
? 遠程:遠程指遠程核查。“是”指通過提交供最終審查的文檔可能實現結束。“ 否” 指
EICC 審計師必須返回至受審計方以驗證結束。這將由 APM 確定。請參閱遠程和現場
驗證最終審計的定義。
? 進度(按時/延遲):列為
- “按時”:按時或完全實施;或
- “延遲”:實施延遲 。 如果“延遲”,則需要在備注中列出需要采取的額外行
動,即如何在時間表“目標完成日期”內糾正實施。
? 行動開始日期:“描述行動計劃 - 應包含下列詳細信息”下列出的各項目的建議
開始日期。
? 行動開始日期:成功實施“描述行動計劃 - 應包含下列詳細信息”下列出的各項目的實
際日期。 需要提供 PDF 或 JPEG 格式的證明以供 APM
10.4 完成糾正行動的時間:
必須在下面提供的時間框架內完成所有糾正行動。 對規(guī)定的時間表進行的任何修改須經
APM 批準。
? 必須對任何“ 需優(yōu)先處理” 的不符事項 ( 包括童工、被迫勞工、即將對工人構成危險,或即
將對環(huán)境和周邊社區(qū)構成威脅)立即采取遏制行動。審計小組必須鼓勵工廠在審計過程中
遏制此類問題。
必須在 30 天內實施糾正和預防行動(完全糾正問題和預防類似問題的再次發(fā)生)。
? 注意: 如果任何不符事項存在可隨時影響生命、身體、環(huán)境或工廠的威脅,即使不屬于
“ 需優(yōu)先處理” 的不符事項,均應對其立即采取遏制行動以最小化風險,例如,應在發(fā)現緊
急疏散門鎖住時立即解鎖。
TRS 方法
T :消除 威脅
– 確保立即消除威脅;
– 停止其他審計工作以確保威脅消失;及
– 記錄您所看和所做(將是一個發(fā)現)。
? 如果有任何發(fā)現,請在審計報告中備注在審計過程中立即采取了哪些行動(例
如,解鎖出口大門)。
R :通過臨時措施 減少或消除 風險
– 使受審計方管理層做出短期更改以防止威脅再次發(fā)生;及
– 向 APM 報警,APM 將隨之采取適當的程序(例如:向客戶報警,通知您)。
S :更新 體系 ,從而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(fā)生
– 在發(fā)現報告中設置期望值,需要改進管理體系以確保不符事項不會再次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