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樂福來華大事件
■ 1995年,家樂福邁入中國市場,首開北京創(chuàng)益店。
■ 2003年,陷入來華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,上海市炒貨協(xié)會帶領旗下10家供貨企業(yè),聯(lián)合向家樂福停止供貨10天,原因在于家樂福名目繁多的進場費。
■ 2007年,重慶家樂福沙坪壩區(qū)店在自行組織的10周年店慶促銷活動中,其東門入口處因群眾搶購食用油而引發(fā)踩踏安全事故,造成3人死亡,醫(yī)院收治31人(其中7人重傷),家樂福的促銷方式以及安全建設引起消費者的質疑。
■ 2007年,家樂福以新出臺《勞動合同法》變動為由,要求與4萬員工重簽合同,將過去時長為1年的簽約年限改為2年,引起員工強烈不滿,這一事件當年被媒體稱為“勞工門”。
■ 2008年,家樂福遭遇來華以來最大的危機,家樂福大股東被指責向達賴捐款,支持“藏獨”,中國民眾以游行示威的方式,全面抵制家樂福。
■ 2008年,家樂福上海區(qū)員工工資“數(shù)十年如一日”的狀況,引起社會關注,家樂福員工福利在中國市場遭受批評和譴責。
■ 2010年6月,家樂福華東區(qū)發(fā)生“人事地震”。因家樂福收回中央集權,制約店長經營實權,導致多名店長集體離職,一時間,家樂福管理人員告急。
■ 2010年12月,康師傅要求其方便面漲價兩毛,被家樂福否定,雙方未能協(xié)商一致,康師傅停止供貨,雙方展開斷貨長期拉鋸戰(zhàn)。
■ 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,家樂福在中國二線城市遭遇滑鐵盧,共關閉門店6家。
■ 2011年,家樂福因涉嫌價格欺詐,中國區(qū)16家門店分別被罰款50萬元,再度陷入誠信危機。